艾灸
《灵枢·九针论》出自《黄帝内经·灵枢》卷一,是针灸医学的奠基之作之一。 其中《九针论》不仅系统描述了九种针具的形制与适应症,还特别强调了灸法的独特地位。 “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须灸之。” 📜 《灵枢·九针论》原文节选:“病之中者,内合五脏,外络四肢,百病之始生也。其有邪者,入而深之,病久而不去,必有形焉。针之所不为,灸之所宜。” “针所不为,灸之所宜也。”
💬 现代释义:“《黄帝内经》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:针刺不达的地方,要靠艾灸来疗愈。因为艾火有温阳通络、穿透深层组织的能力,适合慢病、虚症、寒湿体质者用来调理体内环境,扶正祛邪。” 当疾病深入脏腑,或日久不愈、邪气深藏时,针刺难以奏效,唯有艾灸能达深层,温通经脉、驱散寒邪,达到治疗目的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