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灸
🌿 什么是隔姜灸?
隔姜灸是中医艾灸疗法的一种形式,
将新鲜姜片(厚约0.2–0.3cm)放在穴位上,再将点燃的艾柱置于姜片上,
利用姜的温通、辛散特性与艾灸的热力相结合,
达到温经散寒、扶正补虚、疏通经络的效果。
作用机制
热力渗透:艾火热能通过姜片缓释,深入皮下,避免直接灼伤。
姜的药性:姜片辛温,能散寒止痛、温中补阳。
双重刺激:热力与姜挥发性成分协同作用,增强局部微循环。
免疫调节:可促进局部血流,改善癌症康复期患者的气血运行。
适应症
适应症 | 说明 |
---|---|
胃寒、食欲差 | 调理脾胃、助消化 |
畏寒怕冷 | 补阳祛寒,改善手脚冰凉 |
腹泻、腹痛 | 温中止泻,缓解脾胃虚寒 |
化疗后乏力 | 温阳益气,增强康复力 |
癌症调养 | 促进免疫调节,缓解虚寒体质 |
常用穴位
中脘:调理胃气,助消化
神阙(肚脐):温补元阳,强壮体质
关元:扶正固本,补肾益精
足三里:健脾和胃,增强免疫
命门:温阳补肾
操作步骤
取新鲜姜片1–2片,厚度0.2–0.3cm,可在中央刺小孔帮助热力渗透;
将姜片放在穴位上;
点燃艾柱,置于姜片上;
每次灸15–20分钟,局部温热、皮肤微红即可;
每次可使用2–3柱艾柱,1日1次或隔日1次。